「日落症候群」成因仍然未明,不過推論有下列可能的原因

 

1.患者在昏暗的房間較看不清楚因而造成混

 亂。

2.患者的賀爾蒙失調或是生理時鐘混亂。

3.患者在傍晚時較疲累因而無法處理面對的

 壓力。

4.患者整天活動,因而晚上靜不下來。

5.照護者面對患者顯現疲態或是給予壓力,

 以致患者焦慮。

 

  

家中若有上述失智患者,建議儘早求助神經內科或是精神科醫師,必要時輔佐藥物治療,並且避免責備患者造成關係緊張,相信「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」將不再是夢想。

 

一位罹患老年失智症的75歲老伯伯,由兒子帶來看診,他兒子氣急敗壞說:「醫師,我已經三天沒睡覺了,我老爸白天就好好的,可是最近每到晚上,就會開始胡言亂語,亂發脾氣,又四處跑來跑去,抓也抓不住,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,搞得我們全家人仰馬翻!」。

  我回應他:「就像電影中狼人遇到月圓變身一樣對不對!」,他無奈的點點頭,身旁的患者則是一臉無辜。

  根據文獻統計,失智老人約有一至三成的患者會面臨類似的情形,他們在傍晚或夜晚時,會出現意識混亂或躁動的行為,因為都是發生在日落之後,所以稱之為「日落症候群」。

  美國洛杉磯失智症協會整理出這類患者發作時最常見的特徵,包括多疑、心煩意亂、吹毛求疵、意識混亂、躁動、看見或聽見虛幻的物體和聲音。較特別的是,患者白天時段並不會出現這些症狀。因為較常出現在罹患阿滋海默氏症的失智患者身上,所以照護的家屬常常是白天擔心走失,晚上又必須繃起神經應付患者失控的行為,成為家庭沈重的負擔。

 

上一頁

 

下一頁

 

上一頁

 

下一頁

 
­­